湖南新增6个国家级出口示范区,湖南特产彰显国际范!
| 招商动态 |2016-09-27
9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湖南6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出口示范区”)成功获批。至此,我省国家级出口示范区达12个,数量居全国第8。
1
新增的6个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巡礼
汉寿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西滨,2011年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
现有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27家和2家出口猪肉食品生产企业,出口肉类(猪)供宰动物备案养殖场17个。至2015年启动出口猪肉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生猪产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出栏生猪94.82万头,2015年出栏生猪101.87万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2015年生猪养殖效益同比增加19%。出口猪肉食品业绩逐年增长,2014年达2300万美元,2015年达3400万美元,增长幅度达49%,截止2016年8月达4121万美元,新增熟食生产后出口增长幅度达82%。
湖南华乐食品有限公司、汉寿县华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昌隆牧业等一批出口猪肉和生猪养殖企业得到了发展壮大,效益显著提高。示范区自创建以来,全县规模养殖场增加到127家,出口肉类(猪)供宰动物备案养殖场发展到17个,2015年生猪养殖效益同比增加19%。
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江华地处南岭北麓,被誉为“神州瑶都”。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湘西地区开发县和革命老区县。
牛牯岭茶场频振式杀虫灯
江华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面积43.88万亩,其中水田32.76万亩,熟作旱地11.12万亩,并有开荒耕地30万亩。县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且富含硒,是生产优质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绝佳胜地。
六月香果业基地
全县建成了一批“万字号”基地:水稻、玉米等粮食产业76万亩,蔬菜、食用菌等经作产业13万亩,瑶山雪梨、玫瑰香柑等水果产业10万亩,江华苦茶、毛尖等茶叶产业4万亩。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成功引进了温氏畜牧、杨氏果业、中望农业等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产业延伸链长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363家,家庭农场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177家。
2015年全县完成外贸进出口10086万美元,其中果蔬出口2737万美元。2016年1-4月全县完成外贸进出口6347万美元,其中果蔬出口2020万美元。
蓝山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蓝山县位于湖南省南大门,毗邻广东连州市,是湖南母亲河湘江的发源地。
蓝山县主要出口茶叶、黄花梨、香芋、葡萄等特色农产品。2015年,共出口农产品8000吨,出口额700万美元。
自成功创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成效明显,主要表现有:
一是主体建设成效显著。
成功创建省、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入选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6个,建设国家“菜篮子”标准园基地项目2个,争取中央农业财政补助资金项目16个,合作组织创新试点项目1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个。
二是基地环境不断优化。
大力推广应用了黄板粘虫、频振灯灭虫等有害生物物化控制技术,共应用7万亩次,有效地保护了各标准化基地生态环境。
三是溯源体系初步建立。
投资45万元与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满天星”防伪溯源永州市蓝山县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管理项目,对主要出口农产品进行二维码追溯,实现农产品从基地到市场的全程追溯。
宁乡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宁乡地处湘中,隶属长沙,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40万,是国家级湘江新区的重要组团。宁乡是传统农业大县,常年粮食产量在100万吨以上;年出栏生猪250万头、肉鸡6000万羽;茶叶种植面积达57000亩;烟草种植规模居全省第二。“密印寺”、“流沙河”等多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宁乡土花猪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洲茶叶、炎羽茶业、港越食品、乐福来食品、资源集团等企业获出口认证,产品远销俄罗斯、新加坡、乌克兰等10多个国家,年出口额1225万美元。
湖南金洲茶叶有限公司参加莫斯科国际食品展
2015年,宁乡成功获批湖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技术规程,扩大农产品品质认证范围;通过培育粮、肉、茶、烟四大主导产业,壮大产业基础;通过促进附生资源(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沩山茶叶种植基地
示范区的成功创建,使宁乡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管控和可溯源管理,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科技化管理、组织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宁乡花猪
宁远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农业发展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跨越,实现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品质不断提升,效益越来越好的发展模式。
全县形成了大米、肉兔、生猪、蔬菜四大农业产业支柱。形成了3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水果、10万亩油菜、20万亩油茶、12万亩蔬菜、10万亩中药材、500万只肉兔、100万头生猪、1万头肉牛等现代农业基地。全县产地环境良好,全县土壤、水、空气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县政府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大米、肉兔产业和淮山、葛根等蔬菜产业。
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
九嶷牌素米、舜毅牌九嶷山兔、鑫农牌淮山和葛根、老贺牌九嶷辣王系列产品销往了香港、澳门、韩国地区和国家。2015年,仁江、鑫农、聚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口32000吨无公害蔬菜,1400万美元出口额、好放心米业出口3800吨优质大米,420万美元出口额,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口410吨湘味熟食兔肉系列产品,220万美元出口额。2016年第一季度,出口420万美元蔬菜,出口130万美元大米,出口82万美元兔肉。
宁远县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兔养殖基地
宁远县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永州市冷水滩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永州市冷水滩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中上游,是永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
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
据了解,该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主要产品是果蔬罐头、食用菌、植物提取物。该区按照“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创建目标,建立了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的七大体系,一是在组织保障体系上突出最大化,二是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上突出标准化,三是在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上突出严格化,四是在疫情疫病监测控制体系上突出专业化,五是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上突出智能化,六是在预警通报与应急管理体系上突出常态化,七是在宣传培训与诚信管理体系上突出制度化。
湖南希尔天然药业
2015年该区食品农产品出口量达到5262万美元,罐头食品出口量占全省30%以上,其中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2015年出口额达到1830万美元;湖南希尔天然药业出口创汇已连续4年居湖南省医药行业出口第一名,2014、2015年提取物出口在全国植提行业由之前的第11位上升至第8位。
2
湖南省出口示范区建设提速提质
近年来,在质检总局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融入湖南开放发展战略,把推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作为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
2010年,湖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始启动,2013年底石门县获批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4年,长沙县获批;2015年,新田县、江永县、道县、韶山市获批,今年更是一次性通过6个国家级示范区。目前,全省已建成12个国家级示范区,其他各级在建示范区13个。涵盖了柑橘、茶叶、生猪、猪牛肉、蔬菜、罐头等我省大宗出口农产品。
合力推进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2015年4月,湖南省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目前已经形成了在省政府的领导下,涵盖检验检疫、发改、财政、商务、农业等14个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出口示范区建设已纳入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创建成功的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区给予奖励,省财政对示范区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等工作给予经费保障,商务部门在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扶持项目中优先支持示范区内企业,其他成员单位也积极利用部门职能优势推动示范区建设。
推进工作进一步规范
结合省政府提出的示范区建设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由检验检疫、农业、商务联合制定发布了湖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认定办法,永州市、湘潭市、湘西州等多地也纷纷出台了出口示范区创建指导意见和工作规范。
建设质量稳步提高
全省各示范区积极探索不同示范方向,丰富示范内涵,为全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积累经验,如:永州市蓝山县与甲骨文公司合作,在全市示范区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防伪溯源技术;长沙县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开展“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江永县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等。
3
示范区助推
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逆势增长
出口示范区建设有力提升了我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促进了食品农产品出口和品牌建设。
食品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2016年1-8月,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7.9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在严峻的外贸形势下实现逆势大幅增长,其中示范区出口食品农产品2.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5%。如汉寿县出口示范区1-8月出口猪肉产品4121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82%。
农产品品牌打响国际声誉
据统计,我省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新增国际自有品牌5个,国内自有食品品牌13个;娄底的湘村黑猪顺利供港,为内地唯一的供港澳活体黑猪品种,丰富了内地供港活猪品种结构,提升了湖南农产品出口附加值;汉寿县示范区的华乐食品出口至新加坡的汉寿乳猪在当地成功注册了自有品牌,享有良好声誉,出口日本也在积极洽谈中;宁乡县示范区的金洲茶叶省内率先在俄罗斯设立境外营销机构,从事自主国际品牌的市场运营,今年俄罗斯店面已开始盈利。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较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始前,目前全省示范区出口产品被国外有效通报率下降1.2个百分点。为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正大力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即推动食品企业内外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标准生产,保证同样品质,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提升国内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我省首批已有熙可等16家出口示范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进入“三同”平台,有效推动优质食品“回流”,满足省内中高端需求。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
示范区建设还有效扩大了当地就业,增加了种养殖收益,带动了观光农业、包装、物流等整个产业链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已成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示范区创建后,全省示范内企业增加88家,新增就业31.36万人。如:国家级贫困县新田县依托“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招商引资,20余家外地客商慕名而来投资富硒产业开发,该县东升农场的蔬菜出口到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因为富硒,价格达普通产品的6倍以上,基地农户人均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2015年新田县减少贫困人口1.9万人,2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有一种骄傲,
叫“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湖南省已有12个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
分别是:
01、石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茶叶、柑橘及罐头
02、长沙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茶叶、食用菌
03、新田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富硒系列农产品
04、道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水果、蔬菜
05、江永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香芋、香姜、香柚、夏橙
06、韶山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猪肉、牛肉、羊肉
07、汉寿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猪肉及其制品
08、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果蔬、茶叶
09、蓝山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茶叶、黄花梨、香芋、葡萄
10、宁乡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茶叶、肉类制品
11、宁远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蔬菜、大米、兔肉
12、永州市冷水滩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柑桔/黄桃罐头、食用菌、植物提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