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三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80个引资2亿美元
| 招商动态 |2011-12-07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年来,祁阳借改革开放的东风,瞄准港澳台,主攻长珠闽,对接大东盟,吹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集结号,演绎了一曲开放崛起、科学赶超的动人乐章,创造出一串串令人值得铭记在心的数字:近3年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80个,合同利用外资2.14亿美元、实际到位1.91亿美元,年均增长16.7%,合同利用内资56.8亿元,实际到位43亿元,年均增长25.2%……
祁阳像一个具有引力的磁场,吸引着一个又一个客商来此投资兴业,演奏着一出又一出招商大戏。
领导叩门“邀客”
每个重点项目引进、落户的过程,都是对当地干部作风的检验过程。祁阳县领导身先士卒叩门招商,是近年来祁阳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
广硕集团总裁张荣悟先生有过这样的感言:“之所以从清远来祁阳投资,一是张书记、吴县长6次亲自上门招商感动了我,二是这里办工业的好环境、好气氛影响了我。”张总的感言让我们想起了那一次次书记、县长率领招商小分队不辞辛劳,到广东、进江浙、赴省城日夜奔忙的身影。
2010年初,一位朋友不经意道出一个信息:NIKE(耐克)公司全球五大战略伙伴之一——清远广硕鞋业集团想来内地发展。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引起了祁阳县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县委书记张常明即时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信息提供者一同赶往清远了解情况,进行初步对接。紧接着,书记、县长专程率团先后6次赴清远拜访,商谈合作事宜,并邀请集团高层来祁阳考察5次,仅用了5个月促成了该项目落户祁阳。
在引进海螺水泥过程中,县委书记张常明、县委原副书记黄春华先后11次率团赴安徽海螺总部宣传推介祁阳优势,坚定投资信心,邀请海螺集团中、高层领导来祁阳考察30余次,经过一年多的跟踪洽谈,终于在2009年第四届中部投资博览会上双方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5月,投资16亿元的祁阳海螺主体工程开工奠基。今年7月,第一条生产线点火投产。
“凡有重大活动都亲自参与,凡有重点项目都亲自跟进,凡有重要问题都亲自研究,凡有重要客商都亲自接洽。”县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说,“这是我们书记、县长秉承的‘四个凡是’招商原则。”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叩门“邀客”,其他县级领导也纷纷跟进,一把手抓招商在祁阳成为常态。借助这股东风,近年来,该县成功对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能集团、新华水电、亚洲水泥行业的龙头海螺集团,成功引进了湘祁水电站、浯溪水电站、海螺水泥、凯盛鞋业等一批战略投资项目,创造了点石成金、高峡出平湖、“足”下生辉的现代神话。
部门担当“主力”
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承载,它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为此,近年来,祁阳县立足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了部门联动招商与合力助推招商的运行机制。
2008年5月,祁阳县委、县政府作出英明决策,从各镇各部门中选调精干人员,组建机电制造、农林产品深加工、轻纺服饰、矿产资源深加工、玻璃制品等11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和1个驻珠三角招商联络处,强有力地推动了祁阳在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工作的开展。广大招商队员们“怀揣令箭”,轻装上阵,相继赴深圳、东莞、广州、花都等地寻觅客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他们充当政府的“代言人”,担当招商引资“主力军”。
他们大力宣传祁阳的招商优势和投资环境,同时,以真诚和热情来感化客商,先后陪同花都商会、东莞商会等商会成员企业来祁阳投资考察15批次。他们还本着“团结乡友、服务乡友”的宗旨,先后组建了东莞祁阳同乡会、花都祁阳同乡会,积极动员祁阳籍在外老乡宣传祁阳、推介祁阳、投资祁阳,为祁阳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驻珠三角招商联络处目前已引进项目2个,到位资金近亿元。
县直部门也积极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祁阳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曾在祁阳工作过的名人、企业家等信息资料,建立信息档案,了解他们所需投资项目,并跟踪问效。通过宣传祁阳的优惠政策和部门的优质服务,吸引了大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到家乡投资兴业。
